东南亚还有一座奇迹之城风光不输泰国!
奇迹之城——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以北6公里处,是古高棉王朝遗址。游览吴哥窟可根据时间规划行程,小圈(吴哥寺日出-通王城-托玛侬神庙-周萨神庙-茶胶寺-塔布笼寺-巴肯山日落)、大圈(皇家浴池日出-豆蔻寺-斑黛喀蒂-比粒寺-东梅奔寺-塔逊寺-蟠龙水池-圣剑寺-吴哥寺日落)和外圈(女王宫-高布斯滨-崩密列-罗洛寺群)。
【小圈】
巴戎寺
巴戎寺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其回廊东西长160公尺、南北长140公尺;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垣残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后人凭吊。值得一提的是寺庙之墙壁上仍保存着丰富且生动之雕刻,举凡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等皆充分透露着当时之情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珍贵史迹。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着名的高棉的微笑就位于巴戎寺的顶层,共54座宝塔,每座宝塔四个面,每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一共216个不同的高棉微笑。
巴芳寺
巴芳寺建于十一世纪中叶(1060年) ,由乌达亚迪耶跋摩二世国王建成,献给湿波 (印度教) 。巴芳寺位于巴戎寺西北方约200米 (656英尺)处,在吴哥古皇宫的南侧。由于寺庙大部分建筑都已倒塌,所以很难到达顶部,如果那些坚定的游客非得登顶,则可以从东侧的一条通道向往,这条通道上有石柱,左边是吴哥古皇宫。游客应该沿通道直走,登上第一层叠塔石阶,向左转,环绕寺庙一圈,让寺庙一直出现在你的右侧。
空中宫殿
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吴哥城中巴云寺西北,巴普昂寺东北。
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在位时(941年-968年)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
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着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
癞王平台
癞王平台在战象平台的北面,是一个满是雕刻的6米高的平台,一尊神秘的塑像耸立其上。有人认为这就是死亡之神阎摩(Yama),还有人则认为这是高棉的统治者耶输跋摩(Yasovarman),传说他死于麻风病。最蔚为壮观的是前护墙后隐蔽的壕沟里那些表情邪恶的形象。数世纪前因为最初的坛台扩建,这些雕像被掩埋起来,所以现在看起来依然光鲜。
战象平台
全长350 米,位于 吴哥王城的中央,是用巨石垒成的一片很大规模的建筑,平台上围一圈七头蛇石栏杆,平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两侧的大象浮雕。战象平台是国王阅兵的平台,正对着通往胜利之门的大道,从胜利门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就在这里接受国王的检阅。
【大圈】
皇家浴池
皇家浴池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下了石基。当水位低的时候,可以看到池中央的寺庙露出水面。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为前景陪衬的水面比吴哥寺大的多。
比粒寺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比粒寺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外圈】
女王宫
女王宫,有“女人的城堡”之意,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而闻名于世,据说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柬埔寨三大圣殿”之一的女王宫,建于967年的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阇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这座印度教寺庙供奉着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有别于其他吴哥古迹使用青砂岩为材料,女王宫大量使用红色砂岩作为建筑材料,色彩极为艳丽,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女王宫遍布精美的浮雕,有“吴哥艺术之钻”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