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洛阳龙门石窟为何遭到大肆破坏?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从北魏初建,至宋朝大体完工,完工后曾遭到大肆破坏。
洛阳龙门石窟保存了一批唐代密宗造像,头已残毁,双足已风化脱落。左侧上手拇、中指捏一物举至齐肩,下手握物下垂;右侧上手残毁,下手捻珠下垂。
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朝庭大规模严厉限制打击佛教的活动,第一次发生在公元466年,时值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第二次发生在公元574年,时值南北朝北周武帝建德三年;第三次发生在公元845年,时值唐武宗显德二年;第四次发生在公元955年,时值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这四次由国家最高统治者发起的、史称“三武一宗灭佛”的沉重打击中,中国佛教遭到毁像、破庙、焚经、令还俗、收寺产、乃至僧人被处以极刑等劫难,位处京都的龙门石窟,当然很难幸免,躲过摧残。这个网上可以搜一下,介绍的比较多。
【战乱】
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龙门石窟曾作为官兵士兵的食宿之地,造像也不同层度的遭到破坏;譬如唐代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攻陷洛阳之后,龙门石窟的造像碑刻几近消失。清末民初龙门石窟雕像很多被盗。1932年民国政府迁都洛阳,曾炸毁了龙门西山一些佛龛。1980年旅游开发之初,龙门石窟遭遇少数人为破坏,等等。
【自然原因】
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同样会很快破坏造像。
【外国文物分子破坏】
19世纪20、30年代,外国文物分子与中国国内不法分子奸商勾结,将佛像头颅砍下,将壁画铲去,将碑碣挖起,盗往国外牟取暴利。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宾阳中洞的大型浮雕《帝后礼佛图》,被盗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莲花洞释迦牟尼弟子迦叶像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是每一位炎黄子孙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到当地旅游的游客,应该从自我做起,保护好每一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