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好玩的节日都在这儿,你听说过几个?
精美的服饰,独特的美食,神圣独到的仪式……节日有着他们的风俗习惯,更有着他们对自然朴素的敬畏之心。这些节日你听说过几个呢?
1、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许多男女都会集中在广场上,尽情泼洒。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
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大街小巷挤满人群,追逐嬉戏,逢人便泼。街头巷尾都奔跑着互相泼水、嬉戏打闹的人们,这是一个狂欢的节日。
2、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它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台江姊妹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每当这一天,苗族青年女子会邀约情人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
下田撮鱼捞虾是姊妹饭活动之一,一个寨子的姑娘与另一个寨子的小伙子相约,以撮鱼捞虾谈情说爱等风俗活动,寻找意中人。
踩鼓是整个社区参与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向鼓场踩鼓,从鼓场上可以看出谁的服饰艳丽,谁的银饰既美又多,苗族人以此展示着自己精美的服饰。
3、泥人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侗族的泥人节,它是侗族人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侗族人敬畏自然,不会轻易开塘放水。泥人节这天,侗族人会请师神在当地水塘——“天鹅池”举行仪式,为秋收而开塘放水。田里的鱼,当地人会放生进天鹅池,跳进天鹅池捉鱼、打泥巴仗。
4、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齐聚街头围着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高举着火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5、苗年节
这是苗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苗族就使用着与汉族“农历”不同的历法——苗历。苗历的岁首,即为苗族的新年。时间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
6、那达慕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扣人心弦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蒙古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7、芦笙节
芦笙节几乎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这天,苗家人会吹、跳芦笙游行,姑娘们头上身上戴满沉甸甸的银饰盛装出行,小伙子们人手一管又长又细的芦笙,一边吹芦笙一边跳着传统的芦笙舞,留下一路欢歌笑语。
8、十月年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