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些老巷子,古老沉稳,每一条都有故事!

来源: 发布:2017-11-21 17:29 作者: 人气:176



南捕厅


据史书记载,清代南京城内有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和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的南捕厅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原先南捕厅的建筑物毁于硝烟弥漫的太平天国。


1872年重建,清末实行新政时,又在此设立警察局取代了捕厅工作,但到了抗战前夕,浮浮沉沉的南捕厅旧址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但以此命名的老街巷却保存了下来。


饮马巷


饮马巷位于中华门镇淮桥西。南宋时金兀术攻进建康府,直奔内桥王府想活捉高宗,此间康王正领一班臣子沿小道向南门逃去,快到南门时,康王的坐骑突然烦躁不安,引颈要嘶叫,拉马勒缰也无法控制,马的嘶叫必引来金兵追杀。


一小臣告之,马渴须引水。他们在小巷中找到水井,却无水桶在井下提水,最后在百姓淘米的水缸中让马饮足水,然后才逃出南门。从此,这条小巷被人称为饮马巷。


驴子巷


驴子巷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地区仪凤门外,是一条下关老街,曾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清末时期在这个平凡的巷子里住着一位平凡的生意人叫毛老三,他有四十头驴。当太平军即将打进南京城时,守城的清军决定逃离,找来毛老三雇用毛驴驮运财宝,谁知刚出中华门就见到太平军,押运的清兵仓皇逃命,惊恐的毛驴驮着财宝四处狂奔,不知去向。


愁苦一夜的毛老三,第二天惊喜地发现,四十头毛驴一只不少地回来了。人们都知马识途,却不知驴也认家。望着驴背上的财宝,胆小的毛老三怕惹来杀身之祸,决定献给太平军。东王杨秀清大喜,指令让四十头毛驴披红戴花,毛老三牵头在南京城走街串巷,从此,毛老板住的巷子,人们称为“驴子巷”。


利济巷


利济巷位于长白街和太平南路之间,一代大文豪曹雪芹就诞生在这条不足500米长的小巷子里。而且利济巷还是二战时日军在亚洲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


剪子巷


剪子巷靠近夫子庙金榜大市场旁。明初时期,那里是兵器仓库所在,仓库内有很多箭头,故名箭子巷,后谐音讹为剪子巷。


石坝街


石坝街在文德桥东南,秦淮河南岸,白鹭洲的西北叫大石坝街,在街中还有一条直通白鹭洲的小街叫小石坝街。此一带地势低洼,一到汛期,秦淮、青溪两河的河水倒注于此成为泽国,清康熙年间将这里的长桥改筑成石坝,街故以石坝而得名。


状元境


夫子庙状元楼大酒店门前左边的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可是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桧府第所在地——状元境,秦桧父子都曾考中过状元,按例应该叫秦状元境,但是秦桧人品太丑,人们耻于提及其姓氏,习惯直称“状元境”。


钓鱼巷(玉壶坊)


玉壶坊在白鹭洲公园附近,东起内秦淮,西连建康路,相传明朝朱武宗在此看花船,观灯之时,玉壶掉落此处而得名,后来明武宗朱厚照又在此钓鱼,于是更名为钓鱼巷。


糟坊巷


糟坊巷位于长乐路中段北侧,南起长乐路,北至长生祠。糟坊,顾名思义,必与酒有关联。


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酿酒的地方,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据传,当时此地所酿之酒以香味满溢而闻名全国,百里之内都能闻到糟坊所酿酒之香味,而所酿之酒更是受到朱元璋的喜爱。



广州康辉旅游网

广州康辉旅游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