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天堂!收下这份美食清单,和闺蜜游走台湾

来源: 发布:2017-10-24 15:47 作者: 人气:209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相当普遍的小吃,炭火烧烤的大肠外皮微酥,内馅米粒饱满,夹上风味绝佳的香肠,铺上酸菜、小黄瓜、姜片与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满嘴的美味。而这么有特色的传统小吃,在东海夜市就能找到。


鼎边锉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作过程。鼎边锉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 “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


蚵仔煎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因偶像剧《转角遇到爱》被两岸粉丝追捧。如今从台湾头走到台湾尾,每到一地都可寻到蚵仔煎的芳影。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蚵仔撒在铁板上滋滋作响,浇上稀薄的太白粉浆后,再搭配几片青菜和一个土鸡蛋,最后画龙点睛将酸酸甜甜的特制酱淋在刚离开炉火的蚵仔煎上,扑哧四溢的香气 中,顿时迎来一阵噼噼啪啪的美美响声。


甜不辣


这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充满了变化与想像。赛门甜不辣的招牌来自70年代风靡台湾的国外电视剧《七海游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赛门·邓普拉,由于“邓普拉”与“甜不辣”的发音接近,才有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店号。赛门甜不辣的全手工制作工艺也是保证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来不曾改变,一碗甜辣酱混杂的美食就在这里多年如一日地任凭风霜改变。


阿宗面线


阿宗面线这家面线卖的是大肠面线,顾客愿意大排长龙等待,然后捧着烫嘴的面线或站或蹲,在骑楼下或马路中间吃,蔚为壮观。


姜母鸭


是80年代后期在台湾流行起来的进补小食,将台湾特产的红面番鸭煮熟,取鸭肉和老姜(也被称做姜母),搭配上胡麻油、米酒、中药的药材包,混合放在客人面前熬煮,炭火更佳,好似鸭汤火锅一般。


生炒花枝


仅凭“生炒花枝”这个美名,就当先品为快。“花枝”是由主料鱿鱼,配以各类竹笋、胡萝卜熬制而成的。之所以叫“花枝”,是因为鱿鱼上部有十个肉腕,形如花枝,于是形象地取名。一口咬下去,会感觉到鲜美汤汁溢出,而滑韧的花枝口感更是一绝。


盐酥鸡


盐酥鸡也叫做咸酥鸡,是台北最常见的一道小吃。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盐酥鸡,但以台湾的最为正宗。做法就是将鸡肉切成小块裹面粉浆丢入油中炸的酥嫩然后捞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撒上胡椒粉、辣椒粉或者拌上大蒜末等调料。台湾各大夜市里的盐酥鸡香气浓郁,外酥里嫩,是最出名的休闲小吃之一。



广州康辉旅游网

广州康辉旅游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