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茶历史|广东人为什么爱吃早茶?

来源: 发布:2017-12-25 15:33 作者: 人气:4142



饮早茶,也称为“叹茶”。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饮早茶是广东人习俗的重要标签之一,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饮早茶习俗谈不上历史悠久,但形成后就非常执著地成为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饮早茶之俗最早又是如何兴起的呢?


饮早茶习俗最早兴起于佛山,清朝咸丰年间,在佛山出现了一种叫“一厘馆”的食肆,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为客人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后来“茶话”改成“茶居”。“居”之意大概是想适合文化人或有闲人士的情趣,给他们有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后来,生意做大之后渐渐改名称“茶楼”。茶楼当然是有楼的,楼上中间设厅堂雅座,周边设安静套间,地下门市便用来卖糕点饼饵。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多,除着更多体面的市民开始有上茶馆吃早点的习惯,一般小市民也要赶时新,但是又上不起茶楼,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叫“二厘馆”的茶馆,也供同样的点心,满足了小市民所需。当时“二厘馆”的茶资只需要二厘,茶楼的茶资却要三分六厘,相差中足十几倍,故当时就流行“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蹴”的说法。


广州是没有经历过“二厘馆”,一开始就叫“居”。广州第一间茶楼是清同治年间开设的一个茶座叫”上茶居“。直到清光绪年间,”上茶居“才改为”上茶楼“,随后各”居“也纷纷改居为楼。


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比如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等等,非常丰富。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选择。


有了茶楼,就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整个广东的城市生活。一大清早便踱到茶楼中,叫上一壶清茶,两件小点,或闲聊,或阅报,或者约一两个好友,叫几样点心,边吃边聊。


在广东饮早茶的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在广东,早茶时分可以倾谈生意、交换信息,也可以会朋聚友、谈天说地。生意人把茶楼当作商谈重地,普通人则在此抒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


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饮茶在广东人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大,茶楼也包含着深奥的岭南文化。



广州康辉旅游网

广州康辉旅游网公众号